苦悶、憂鬱真的是世紀病嗎?還是無所事事的人才是它的病患?勞動階級是否比白領階級更有免疫力?或是教育水平越高越是苦悶?還是懂得越多越憂鬱?
不快樂的人那麼多,如果他們不為賺錢而苦,為工作而煩的話,他們會為了純粹的憂鬱,一些連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情緒而苦惱嗎?還是這些無病呻吟只留給多愁善感的一群,像作家、畫家、音樂家這些藝術家?或許,具備多愁善感愁苦性格的人都該從事藝術工作,把它當作情感的出口,讓這群無法快樂的人有個精神的寄託,除了找到自己之外,更能向外面的人正名無病呻吟並不是一無事處,而是擁有外人無法理解與介入的能力;它本身的確虛無,但卻掌握了改變人類生活的權柄,是人類(至少是大部分)還未挖掘開發的潛力,藉由這些人的想像和創造而漸漸被發現。
這種科學家一言以蔽之的苦悶憂鬱才是潛藏未來真相的途徑,追隨它的宿主(什麼話?好像在說寄生蟲)便能找到人類的真相,什麼是人類的真相?我怎會知道!這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,留給科學家去傷腦筋罷。
能把苦悶憂鬱化為創作力量的人,是人類世界的革命家,為人類開創新紀元非他們莫屬,至於那些無法轉化力量的苦悶人也不必更憂鬱,至少可以成為這些革命家的靈感模特兒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