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小女孩問你:你快樂嗎?
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女孩,一直相信在世界的某個角落,定有另一個她存在,或許哪一天可以遇到她也說不定。這個愛思考的女孩總愛問朋友:「你快樂嗎?」說實話,她問過自己,但答不出來,而她的朋友都會以驚奇的眼光看著她,然後回答:「快樂啊!」於是女孩繼續問:「為什麼?」一聽到這個,大家都逃開了。
女孩是否多愁善感,我們無從得知,或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到處問別人:「你快樂嗎?」但是就因為她問了這個連她自己都答不出來的問題後產生了好奇心,她想知道,別人是不是也跟她一樣的想法;只是,別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讓她更迷惑了:「為什麼別人知道什麼是快樂,我卻不知道呢?」於是她又問了:「什麼是快樂?」一聽到這個,大家都逃開了。
她沒有把問題提出來問大人們,對她來說,或許這個問題對大人太簡單了…還是她從來沒想過?我們不得而知,我們只知道小女孩愛問問題,更愛問為什麼,她想知道別人是否也跟她一樣的想法,只是最後的結果都一個樣:大家都逃開了!
小女孩覺得自己像隻怪獸,但她依舊笑著。
她是否會放在心上?我們是說「快不快樂這件事」?…還是…「別人的反應這事」?小女孩自己也不懂,只覺得,別人知道她不知道的事,但為什麼不跟她解釋清楚呢?她得去想:「為什麼?」
或許我們會認為小女孩感到失望,至少我們會替她感到失望,但事實是,會讓她失望的只有:「在生日當天,父親會不會記得買她最愛的冰淇淋蛋糕」這事上!
小女孩渴望得到父母的疼愛與關愛的眼神…
常常,她會陷入某種連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情緒中,這個情緒令她想不透:「為什麼大人們從來不讚美我?」她不懂,為何讚美的話總跳過她…終於,她在大人們的言語中得知了真相:「…原來是因為我長得不可愛又胖的關係!」她看著鏡中的自己,心中產生了疑惑:「真的是因為我的長相和身材的關係才不被大人們疼愛嗎?」於是她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「什麼是美啊?」說實在的,她真不知道。
小女孩是否又跑去問朋友了?我們只知道有幾次,她試圖想從他們的言語中找些蛛絲馬跡,也差點按耐不住脫口一問…
小女孩就在這般的疑惑與不安中長大了一點。
在我們繼續往下閱讀之前,我們得先追述另一件發生在更早以前的事件,或許有助於我們對小女孩的瞭解也說不定。
那年,小女孩六歲吧!父母帶著包括她在內四個女兒來到鄉下老家;阿嬤還住在那嗎?是吧!阿公在那時候應該是過世了,上一次見到他是什麼時候?阿公的葬禮!一長串的送殯隊伍,而我們這小女孩就走在人串當中,一臉漠然…她只知道阿公死了,不會再說話了;死亡,對一個不到六歲的小孩來說,並沒有聯繫上她任何情感與感受,只是她好奇著:「為什麼大人哭得這麼傷心,而我卻不會哭?」跟父母回鄉下的那一天,她體會到了某種新的情緒,而這情緒不是她的年紀可以解釋的。
那一天,父母出門辦點,託著其他親戚照顧這四個孩子,母親要她們聽話要乖,他們去去就回來,在母親不斷地安慰的話語和笑容裡,不但無法撫慰小女孩不安的情緒,反而令她陷入不知所措的驚恐裡,眼淚開始不聽使喚的往下掉,眼前母親的影像淌在一片淚湖中,除了自己的啜泣聲,她已經聽不到母親說些什麼,其他三個小孩的情緒也受到小女孩撥撩,鼓譟了起來,是啊!這時候四個小孩已哭成一團;這般景象看在大人們的眼裡,不過就是一陣笑罷了;「哎呀,這有什麼好哭的啊?…才一下子而已啊…真黏啊…又不是不回來啊…」(瞧瞧大人們說的話!)我們聽到小女孩一直哭喊著:「我不要…不要啊…不要你們走啊…!」她不要父母離開她的視線,更無法忍受在陌生的環境裡看不見他們,她是怎樣都無法接受的;四個小孩被趕進房裡,全臥在床上哭著。當小女孩聽到爸媽的車子離開的那一刻,她覺得她被拋棄了,好像他們會從此消失,不會再回來了…這時候,我們可真要認為小女孩是多愁善感的了,這樣的情緒並不專屬於大人,但話說回來,哪個小孩能夠忍受找不到父母時的恐懼呢?大人們長大後總是愛遺忘。
2.小女孩問你:「你每天洗澡嗎?」
「啪!」一個巴掌厚實地落在小女孩臉上!
「你為什麼打我?」斗大的淚珠早已如雨下,她在心裡委屈地喊著。
「為什麼昨天沒洗澡?」母親兩眼直瞪著,罵著。
「我…我有啊!」小女生囁嚅地回答。
「還說有…以為換過衣服就當有洗過!」
受到驚嚇的心著實有著羞怯與惱怒。昨晚伏在椅子前寫功課時,心中早已盤算好這詭計的,還自鳴得意著這天衣無縫,誰會去留意洗澡這檔事呢?哪知道小女孩低估了做母親的天眼通,竟也給她瞧了出來,當下一股不服輸的拗勁直想為自己討個公道:「為什麼我每天都要洗澡?」只是話一出讓她臉更紅了,她挖了一個坑讓自己往下跳。
「胎擱仔阿!」母親烙下這家常話便走開了,留下一個胎擱仔阿在那裡繼續忿忿不平地掉眼淚。是啊,為什麼一定要每天洗澡?為什麼?就為了每天都得洗澡而挨了有生以來唯一的一記巴掌?還得了個胎擱仔阿的臭名 …叫這小女孩情何以堪?如果她發了毒誓,以「再也不洗澡」來反抗當中隱含的模糊羞辱的話,我們是無法責怪她的,反而更應當以捍衛尊嚴之名來讚頌她的,可不是?不過,小女孩並沒有發這極端的毒誓,這次她學聰明不敢再挖另一個坑,還是每天乖乖地洗澡,但那記巴掌…她是不敢計在母親頭上的,而是永遠地計在洗澡這帳上了!
3.小女孩問你:「你知道飛的感覺嗎?」
小女孩已是小學二年級,她腦子裡老想著一檔事:「為什麼我還不會騎腳踏車?」家中有一台小腳踏車,給小小孩騎的那種,後輪兩端延伸出去兩個小輪的那種,給不會騎腳踏車的人過乾癮的那種;小女孩總愛騎著它亂跑,尤其當她加速前進時,好像可以感覺到後面兩個小車輪已自動收起來,像飛機起飛後,輪子自動收起來一樣,當然她沒親眼見過,但想像應該就是這樣了。
騎了一段假想時光後,她有點不耐煩了,除了那台腳踏車已經無法負荷她的體重外,她想騎真正的腳踏車,對,就兩輪的那種;於是,小女孩鼓足了勇氣,站在母親面前嚴正地說:「…媽,我想學騎腳踏車…對!就兩輪的那種!」我們可以想像,這位母親被威嚇住了,這小女生堅定的決心把她給說服啦。
這一天,母親不知哪弄來一台的,小女孩緊握著手把久久不肯放,她用求助的眼神望著母親說:「…媽,可不可以騎給我看?」母親二話不說馬上搬出她那台重型腳踏車,好像就等著聽這句話一樣。母親握著手把,準備示範最標準的上車姿勢。
「阿一開始就先這樣啊!」一個輕功一躍而上,但就在小女孩驚嘆之際,在眼裡閃爍著景仰之光的當下:「咚」一聲,這位母親竟然失手,在一個崇拜者的面前跌了個鐵馬壓身…!(從她臉上的傻笑看來,這是位不會惱羞成怒的樸實母親)小孩呢?我們以為她呆掉了?可能有那麼一點(她沒能想到去扶母親一把),但她替母親感到不忍呀;鎮定的扶起鐵馬後,吸了口大氣,咻地一下,以捏把冷汗之姿成功跨上座;這位母親騎上鐵馬後,還不忘轉頭說:「…阿就這樣啊…哉阿某?」一副剛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神氣…「媽…」小女孩望著母親的身影,還忘情地繼續往前騎!
接下來小女孩摔慘了。父親幾次伸出援手,扶著座椅帶著她騎,但大部份就只有自己與腳踏車之間的肉搏戰,她完全沈浸其中,下巴還因此摔出了血縫了幾針,但這使她戰鬥意志更加激昂,她不服輸呢!當她的雙腳不再一左一右胡亂踏地,而是實實地踩在兩邊踏板上時,我們可以想見她是多開心了:一股傻勁地開懷大笑,以為在飛呢,或許還覺得在這一刻,自己朝著大人之路飛近了不少距離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