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Mcleod Ganj待了一個禮拜,雖然白天教一個小時的中文,下午在辦公室工作到五點,但還是感到有點無聊,該是學點東西的時候了。
在Mcleod Ganj隨處可見學瑜珈、銀飾、太極與各式手工藝的廣告,但找來找去卻找不到我最想學的鼓,問了餐館的西藏男孩,他說離Mcleod Ganj走路約半個小時的巴宿(Bhagsu)可以找到一些老師。我抽空去了巴宿,循著鼓聲來到一間音樂教室。
從門外看進去,靠近門口的一處塞滿了各式樂器,有非洲鼓Jambe、印度鼓Tabla、直笛等等,沿著牆壁兩側的地上鋪著軟墊,而另一處則放著一張床。一位年約50,鼻下續著黑鬍的男子正坐在教室中央帶著兩位外國人打非洲鼓,應該是老師我想,跟他點頭示意後,我等在陽台上。沒多久他出來跟我打招呼寒喧。聊了幾句之後,即使他堆滿一臉親切的笑容,即使他說他並未教導而是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節奏等等的謙虛話,但我發現他的眼光在我身上游移,當下一陣不舒服,我心想即使全德蘭薩拉就他最專業,我也不想勉強自己。尋師首回算敗興而歸。
尋師接著第二回。偶然來到一間來自喀什米爾傳統工藝的商店。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撩亂;彩繪繁複精美圖案的碗、盤、花瓶、盒子等等,乍看之下以為是木質品,老闆卻說這些都是紙製的工藝品,可以被當作一般的器具使用。老闆生氣蓬勃且語帶驕傲地跟我介紹他的作品,並說看我想學哪一件商品都可以教我,七堂課只要2500盧比。紙類的東西我一向感興趣,對於他的提議的確讓我心動,但接著一路聊下來,發現他的思緒逐漸飄散,開始對我們的對話顯露不耐,一絲絲詭異的氣氛在店裡蔓延開來,當下心裡一陣惶恐,草草把話題告一段落,說些客套話就逃走了。呼~恩師真難尋?
接著來到附近一家店,看到跟上一家同樣的工藝品,我試探地問店員哪裡可以學這些東西,根據他的回答應該就是思緒飄散的那位師傅,他說如果想學這門工藝,在德蘭薩拉就屬他一人了。他人好嗎?我問。他有點遲疑地笑著說:有時候。接著我順勢請他推薦銀飾師傅給我,他馬上給了我一個名字,說他非常專業,並以強調的口氣說:而且他人非常好。於是我又再次來到巴宿,沿著斜坡往上爬,左探右望,終於找到招牌上印有師傅名字的銀飾店。我往店內問?誰是Pyare?店員指著一旁正指導一位外國學生的師傅。師傅抬頭對我笑了一下,轉頭繼續他的教學。看著桌上各式各樣的工具,聽著師傅僅以精簡卻必要的口訣指導學生,即使還未跟他進一步交談,直覺告訴我可以放心跟他學東西。師傅說每次上課3個小時,300盧比,連續上三個禮拜共15天,材料費另計算我4千盧比。
終於,讓我在第三回找到了對的老師,但,問題來了。我住在遠在半個小時外的Mcleod Ganj,結束一天志工的工作時間是下午五點,吃個飯來到巴宿也六點,上完銀飾課晚上9點,從巴宿走回Mcleod Ganj的這條路上,聽說晚上是沒路燈的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