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達悟是阿飛的外甥,是家族第三代第一個出生的男孩,我第一次造訪喀什米爾時他已經快兩歲。達悟家就在我們船屋對面於是常往外婆家跑,跟阿飛很親;我記得有一次地震,阿飛剛好不在家,達悟五歲了吧,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很訝異聽見他不斷喊著:阿飛叔叔你在哪裡?快來救我!當下我才深刻明白阿飛在他小小心靈裡的重量。
去年達悟9歲,是該升三年級了,但自從二表姐愛莎Aisha轉到公立學校後,達悟沒了伴就漸漸不愛去上學了,回家不太複習功課,也不去安親班,而他的父母也放任不太管教,我跟阿飛看不下去,於是編了個善意的謊言說以前來過的客人要贊助達悟一年的學費,然後就趁機把他轉到比較好的私立學校,誰知道達悟入學面試成績太差,學校要求他從幼稚園大班念起,等成績追上了才能直升二或三年級!這樣的結果讓達悟難過了很久,但阿飛不斷鼓勵他,也安排資深的安親班老師特別照顧他,回台灣前更千交代萬交代大表姐Afroza要監督他的功課。雖然今年學校因為疫情暫時關閉,但達悟大概是明白了些什麼,他用功唸書拿到了A+的好成績順利升上一年紀,即使因疫情無法跳級卻也是好的開始,我們真的很替他開心。不過,是這孩子的運氣太差了嗎?喀什米爾進入了嚴冬,周遭的每個大人都自以為是建議把他轉去免費的公立學校,因為他的父親似乎無力負擔他的學費,即使一般私立學校一個月學費加起來也不會超過1,500盧比,不過才台幣七百塊!
印度的義務教育是九年,但公立學校的教學水準普遍低落,不去學校也不會有社福人員來查訪,即使讀完九年也只落得競爭力不足而無法繼續升學,有些人即使國中畢業也認不得幾個字,根本無法實際幫助孩子在社會上立足,最後,它只淪為政府用來宣揚教育程度的政治手段而已。
要讓孩子受什麼樣的教育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上,因此每次當聽到這些不負責任的決定我就好氣好氣,我在心裏大喊:為什麼你們每次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犧牲孩子的教育?孩子生了卻養不起,為什麼不學馬伕去做粗工蓋房子?做父母的不都會為孩子赴湯蹈火嗎?為什麼你們反過來要孩子承受大人的壓力和憂愁?阿飛在電話裡試探達悟的想法:你自己想念公立的還是私立的?達悟一副成熟懂事的口吻回答說:叔叔你知道的,家裡說沒有錢,他們要我去念公立的我能怎麼辦?他們還說公立學校可以讓我直升四年級。阿飛嚴肅地跟達悟的母親抗議:如果達悟對你們來說太過沈重,那就把他給我,讓我來扶養他!
達悟已經10歲了卻還念一年級,但如果我跟阿飛好好栽培他,即使晚了別人幾年,未來也不至於跟上一輩一樣只能過著求溫飽的日子。我深知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我和阿飛外不會有人會對他伸出援手了,而只有接受完整的教育才能改變他未來的命運,可悲的是,這是很多喀什米爾人至今還無法明白的道理,因此我們更不能放棄他了!像這樣因為經濟而犧牲孩子權益的案例在喀什米爾屢見不鮮,它發生在我公婆那一世代情有可原,不過很可惜他們大多數人沒有領悟到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,於是同樣的命運又發生在阿飛的世代,然後像基因一樣遺傳到達悟身上,好像從來沒有人學到教訓一樣,讓人既感到沮喪又心疼!
每個家都有難念的經,我們家的故事又臭又長,只能說我們夫妻倆這幾年來把這個家族當作生命共同體,非常努力希望能改變家族的命運,但最後我們還是失敗了;冀望改變長輩的觀念?奢望叫醒那些不負責任的父親?在這個家族裡大概是天方夜譚。身為母親的喀什米爾女性大多無經濟能力,也是無能為力啊!